-
【文章發表】Trajectory Understanding and Spatial-temporal Profile Learning Based on Mobile Crowdsourced Data
2019-04-29 -
【DMA】0616 DMA IDEA BOX 「數位行銷,全面進化」圓滿結束!
2017-06-28 -
【動腦】雲端新磁力:AI、AR、LIVE 飛航指南針數位代理向何轉
2017-06-01 -
【蘋果日報】磐儀聯發科攜手勝義科技
2017-06-01 -
【動腦】集思攜手臺灣大學統計中心成立電通安吉斯數據行銷實驗室 邀集勝義科技打造客製化品牌數據創新能量
2017-06-01 -
【點子生活】更有效率的場域廣告
2017-06-01 -
【動腦/DMA】勝義科技獲得美國專利 實現行動定位新藍圖
2017-04-13 -
【中時電子報】鴻海好眼光,勝義喜獲美國專利核准
2017-04-13 -
四大關鍵策略掌握 2017數位行銷商機
2017-03-24 -
國慶連假另類抓寶掀熱潮!
2016-10-05 -
【鴻海富爸加持】首次聚焦媒合會 勝義科技人氣最旺
2016-09-05 -
【動腦雜誌】在數位化的時代,行動媒體、手機廣告 如何發揮最大效益?
2016-07-28 -
【中國時報】勝義2技術獲國際專利優先權
2016-04-30 -
【動腦雜誌】為台灣開創行動服務新藍海,勝義科技用專利定位實現未來世界的想像
2016-04-30 -
【數位時代】勝義科技HyXen用專利定位實現未來世界的想像
2016-04-30 -
【新聞專欄】創業一點靈 2016創業新趨勢-行動媒體時代 如何精準找到目標客群?
2016-03-04 -
【動態】廣告雜誌「數位產業鏈圖」採訪
2016-02-19 -
【數位時代】2015年度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,勝義科技AdLocus再度蟬聯得獎
2016-01-11 -
【講座活動】B2B 媒體交流聯誼會
2015-11-11 -
【論壇活動】新創企業 X 巨量資料 搶得市場先機
2015-11-04 -
【數位時代】勝義科技攜手香港App開發商Koocell,前進香港市場
2015-10-08 -
【DMA業界新聞】勝義科技拓展海外O2O2O市場 行動廣告業務進軍亞太 香港成為首站
2015-10-08 -
【TechNews科技新報】勝義科技拓展海外O2O2O市場 行動廣告業務進軍亞太 香港成為首站
2015-10-08 -
【動腦雜誌】勝義科技拓展海外O2O2O市場 香港成為首站
2015-10-08 -
【香港明報】Koocell成廣告平台Adlocus獨家代理商
2015-10-08 -
【鋒投】AV Concept 旗下Koocell引入LBS廣告服務
2015-10-08 -
【數位時代】勝義科技董事長林宏正代表台灣新創團隊 赴美參加APEC高峰會開創勝義科技2015年新里程
2015-06-16 -
【DMA】勝義科技董事長林宏正代表台灣新創團隊赴美參加APEC高峰會開創勝義科技2015年新里程
2015-06-11 -
【大紀元】玉山小聚接待台灣APEC 訪問團
2015-06-11 -
【中時電子報】APEC獲好評,勝義擴大IoT布局
2015-06-11 -
【yam蕃新聞】勝義科技董事長林宏正代表台灣新創團隊 赴美參加APEC高峰會開創勝義科技2015年新里程
2015-06-11 -
【動腦新聞】勝義科技林宏正代表臺灣 赴美參加APEC高峰會
2015-06-11 -
【晴星廣告行銷】勝義科技董事長林宏正代表台灣新創團隊 赴美參加APEC高峰會 開創勝義科技2015年新里程
2015-06-11 -
【中央網路報】勝義科技董事長林宏正代表台灣新創團隊 赴美參加APEC高峰會 開創勝義科技2015年新里程
2015-06-11 -
【經濟部智慧財產局】位置大數據-創造無限想像空間的新服務
2015-04-10 -
【蘋果日報】支持新創公司 鴻海投資行動廣告商勝義
2015-04-03 -
【經濟日報】鴻海 策略投資行動廣告
2015-04-03 -
【滾石文化廣告Adm】勝義科技獲鴻海科技集團投資 深耕更多生活領域
2015-04-02 -
【中央日報網路報】勝義科技獲鴻海科技集團逾百萬美金投資 將深耕定位技術、行動廣告及智慧生活領域!
2015-04-02 -
【新浪新聞】勝義科技獲鴻海科技集團逾百萬美金投資
2015-04-02 -
【中時電子報】《科技》瞄準行動廣告,鴻海砸百萬美元投資勝義
2015-04-02 -
【聯合影音】行動廣告商勝義 獲鴻海投資
2015-04-02 -
【 香港矽谷 動點科技Technode 】基於位置的移動廣告服務商「勝義科技」獲得鴻海超過百萬美元投資
2015-04-02 -
【DMA】【業界新聞】勝義科技獲鴻海科技集團逾百萬美金投資
2015-04-02 -
【聯合財經網】行動廣告商勝義 獲鴻海投資
2015-04-02 -
【聯合財經網】布局行動廣告 鴻海投資勝義科技
2015-04-02 -
【PunNode】勝義科技獲鴻海逾百萬美元投資,深耕定位技術、行動廣告及智慧生活領域
2015-04-02 -
HyXen Technology Co. Ltd and Foxconn Technology Co. Ltd Invest More Than One Million Dollars Towards Deep Positioning Technology, Mobile Ads and Smart Life!
2015-04-02 -
【工商時報】勝義獲鴻海逾百萬美金投資
2015-04-02 -
【中時電子報】勝義獲鴻海逾百萬美金投資
2015-04-02 -
【科技橘報】台灣硬體代工廠求轉型,鴻海百萬美金拉攏行動定位商
2015-04-02 -
【數位時代】鴻海策略投資新創!勝義科技獲得逾百萬美元資金,進攻物聯網
2015-04-02 -
【INSIDE】勝義科技獲鴻海集團逾百萬美金投資,將深耕定位技術、行動廣告及智慧生活領域
2015-04-02 -
【滾石文化廣告Adm】掌握黃金地點、黃金時段的LBS行動廣告
2015-03-30 -
【聯合報】大數據淘金 勝義跨入行動廣告
2015-03-23 -
【聯合報】勝義推App 讓待用商店被看見
2015-03-23 -
【數位時代】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×勝義科技營運長林宏儒:拿掉產業封閉的高牆,勇敢跨出去(下)
2015-03-10 -
【數位時代】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×勝義科技營運長林宏儒:拿掉產業封閉的高牆,勇敢跨出去(上)
2015-03-09 -
【經濟日報】行動廣告火 勝義將受惠
2015-02-25 -
【晴星廣告行銷】利用智慧LBS-廣告行銷看得見
2015-01-29 -
[專訪] 雲豹育成中心媒合新舊企業,雲端新服務讓硬體業如豹添翼
2014-10-23 -
【PunNode】台灣:HyXen 勝義科技定位技術,獲台灣專利認證
2014-06-26 -
勝義科技取得 LINE Free Coins 在台經銷權
2014-06-04 -
勝義來電 今年拚損平
2014-06-04 -
【公益交流站】新聞:「愛度無限」網站與App,以行動技術為NPO鋪出通路
2014-03-18 -
【PunNode】Find Your Location Business with HyXen
2014-03-06 -
【PunNode】台灣:HyXen 勝義科技要幫所有人找到「定位」
2014-03-03 -
勝義科技營運長Joseph接受科技新聞線 - 三立財經台CH88專訪錄影
2013-07-03 -
【開發者專訪】目標更精準的行動廣告投放創新團隊AdLocus
2013-07-02 -
勝義科技參與101年度網路社群創新型服務發展計畫 - 創業導師輔導培育
2013-03-22 -
【Meet創業之星】為弱勢「定位」 愛度無限讓你隨地獻關懷
2012-10-18 -
[AdLocus在地微廣告]行動廣告平台正式招商
2012-07-30 -
不只是整合會員卡,掌握用戶資訊贏得廣告客戶。
2012-07-09 -
App/《ZeroCard》不只是會員卡 更掌握用戶資訊
2012-07-09 -
勝義科技推出AdLocus在地微廣告行動廣告平台
2012-06-21 -
行動廣告市場錢景佳 勝義跳入搶攻台灣市場
2012-06-18 -
台灣勝義科技
2012-06-18 -
勝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商暨新產品發表林宏正說明
2012-06-15 -
【Meet創業之星】LBS服務的生活應用推手-勝義科技
2012-05-31 -
核安即時通APP 輻射資訊隨手查載
2012-04-09 -
核安即時通 App免費下載
2012-04-09 -
新北大玩家App 玩遍15商圈
2011-09-21 -
PK郝市府? 新北大玩家App玩透15大商圈
2011-08-19 -
【台灣好App】ZeroCard讓你不再出門一堆卡
2011-05-13 -
【中天電視】挑戰跳表!手機下載推計程車計費程式
2011-04-15 -
行動高雄旅遊服務今啟動 花媽帶您遊高雄
2010-07-09
【數位時代】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×勝義科技營運長林宏儒:拿掉產業封閉的高牆,勇敢跨出去(下)
- 詳細內容
- 發佈於:2015-03-10, 週二 08:07
報導來源 / 數位時代 撰文者:郭芝榕
科技深入生活,商業整合設計,我們正處在一個必須以跨界的眼光,來推動創新的年代。
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從在宏碁電腦做工業設計,到創立設計工作室大可意念,跨界推動服務設計,然後在2010年創業成立奇想創造,轉往創新商業服務,2014年9月又獲鴻海投資成立富奇想,跨入智能居家的「牆經濟」。他個人生涯的轉變,都恰巧站在台灣產業轉型的浪頭上。
勝義科技營運長林宏儒以法律雙學位的背景,擔任企業專業經理人,接著投入時尚產業夏姿當營運長,2009年又與哥哥林宏正共同創辦勝義科技,自行研發混合式定位平台和位置資料庫MobileLocus,擁有全球超過10億筆位置資料。創業的路上不斷轉換方向,運用行動定位技術的場域從救災、定位授權,然後投入行動廣告,並定位為位置商業服務(Location Business Service)。
兩人不只在個人生涯上不斷跨界,創業的路上也是不斷整合不同領域。對他們而言,跨界是十分自然的事,因為人是先有了界,才有跨界之分。雙方都有跨界整合的經驗,科技與服務設計新商業可以擦出什麼火花?
課題2:拆解原生技術,找應用
林:很多人會問:你比Google準確多少?一開始會很執著去比較,我比它定位準50%、準30公尺、省電50%。後來想說50%又怎樣,定位服務準確、省電是基礎架構,重點是有了這些要怎麼去做服務?Google是讓你自己去做應用,勝義則是已經幫大家做好應用,包括跟老師(謝榮雅)合作智慧建築的旅館及跟膜殿的跨界合作。膜殿是智慧零售商店,要觀察人流聚集最多的地方,陳列最新的產品,也方便排班。
謝:在原來勝義的基礎上,很多應用可以展開。一個是在原生技術上找出它可能的應用,未來不是授權技術,而是把服務開始拆分。像是定位技術,有些拿來做廣告,有些拿來找寵物、找老人、找小孩,把技術服務全部拆解出來,在每一個項目裡獨立布下專利並技轉,這時候原生的創意,就不只是技轉技術,而是一直拆分得更細。
其次,設計對軟硬整合帶來的價值怎麼拆分,甚至不是拆分出一個商業模式,而是直接拆分出一個BU(子公司)。未來創投再投這個BU,而核心的部分就在母公司裡。我們如何從原來的定位,把軟硬整合延伸出新的型態,形成一個服務系統?怎麼從這個地方拆分幾種狀況,得到新商業模式的運作?奇想創造跟兩個子公司奇想生活、富奇想的關係就是如此。
林:我們一直說我們的東西可以軟硬整合、服務物聯網,可是我們一直都只有軟體。人家都說定位用Google就好,但是App開發者不必付錢給Google,是因為蘋果、三星等手機廠商都已經付了授權金。穿戴式裝置用Google的定位服務就要付錢,所以開發者開始用Linux開發,也開始有人找我們做穿戴式裝置的定位服務。很多人用藍牙做寵物定位,我們的位置技術可以知道相對位置和絕對位置,知道寵物在哪裡。
課題3:共扛成敗責任,才是深度合作
謝:怎樣進行資源整合、如何跨界、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?你要先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,在總體裡面知道自己的位置。
年輕的創業家和設計師缺乏對自己能力或條件客觀的了解,難免因為自我感覺好或是我執,認為自己的東西非常棒。但能不能在年輕不純熟時,就知道自己不純熟?知道誰比你厲害?
我拿很多獎,但我不會拿藝術層次很高的作品去參賽,也不會純然只做技術,而不談美學。我會游走在這中間,在美學、對消費者理解的商學、技術整合、品牌理解程度,每一個項目都拿到一定分數,著墨在這之間的均衡,所以我在面對每一個資源時,知道自己可以補它哪件事情。像我這樣的,全台灣沒有幾個人,我非常清楚知道這一點。
林:我提案失敗的案子很多,20~30個案子有一個能成功,並往下走就很不容易。這時候就必須去了解自己公司目前能做的是什麼?資源有限,公司不過就20幾個人,幾個案子進來就塞滿了。這也是一路走來創業者的經驗,一開始一定是先求有再求好,再去篩選。
謝:我開業20年,基本上,90%的人都可以不用理會,有的只是基於比價、業務和好奇心,你要找到最關鍵的人,在他事業最關鍵的點上,又願意釋出資源,才值得往下談。自己的核心很重要,那會讓很多領域自動跟你碰觸。不是想包山包海什麼都做,也不是為了營運的考量。
林:但是要能夠篩選,不太容易。別人來找你,可能只是比價問一問,要從中去學習。我們會做App,但不會單純只接做App的案子,除非跟我們的定位技術有關、未來能夠有更深的合作,或是有前瞻性的案子。團隊的討論很重要,我們要不要做?要做要犧牲什麼?創業家沒有什麼了不起,我很幸運有一個很好的團隊。
謝:策略合作成功的因素,大多都是檯面上的成功,例如得獎或賣得很好,但總體來看,成功的比例並不高。每個策略合作都會說,你是他的策略合作夥伴,但是怎樣才能達成策略?什麼才能讓這個策略成功?策略必須深到某個程度。如果一個產業告訴我,你幫我做外觀設計就好了,就如同找勝義科技做App一樣,滿口說策略,那絕對不會是策略。
林: 2012年有家國際技術整合公司,找我們的技術找很久,本來要自己開發但無法突破,沒想到我們做出來了,談完後他們給出一筆很好的授權金。因為是很重要的策略夥伴,公司所有的人都去支援這個案子。但是沒想到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市場完全不一樣,他們跟我們的合作要暫停,我們有點震驚,怎麼辦?只好回來做我們自己的事。然而市場轉變很快,我們自己沒有調整好,2013年遠遠落後市場,直到2014年才又調回來。
謝:你一定要涉入到他的核心,甚至你們合作模式裡要綁出共同成敗的責任,才有可能是策略。成功與否對你來說是痛或不痛?他願不願意跟你形成對賭的關係?甚至到賣得好,願意分潤給你,能不能兩邊的利益共綁得很緊?否則表象上說以後多交流,那怎麼策略?
林:策略合作很重要的是,你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,不要隨風起舞,除非你被併購了,那就一定要跟著人家。你一定要知道我要怎麼跟他合作?不要整個被帶著走。當初對方也有保證幾年的合作,所以我在2013年沒有急著找錢,也想好4年內不用再找錢。我們對技術很有把握,可是市場變了,他們沒有想清楚的話,沒辦法繼續往下走,這對我們是很大的痛苦。所以後來的合作,都是在我們可接受的範圍內去做些調整,不會整個資源投下去做,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。
謝:通常成功的案子裡,對方願意把你當做策略性合作夥伴,不是只有產品找痛點而已,而是這個企業本身也面臨它的痛點,面臨很大的危機和瓶頸。
我常講破壞式創新,企業和策略性夥伴本身也面對一個必須破壞才能創新的階段,要有痛處尋求其他的資源突破,找你合作的深度才可能更深。
(圖片來源:蔡仁譯攝影)